3)367 没有先例,咱就创造先例嘛(求订阅)_我有科研辅助系统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看,原来是老熟人孙一凡,他正在弯腰整理着床铺。

  许秋和孙一凡还算比较熟,他们在大二的时候,实验课上都是一起做实验。

  不过,等后来许秋进入魏兴思课题组后,联系就相对比较少了,只在张疆微电子楼见过几次面。

  孙一凡是万有声组里的学生,据说他本来是打算读个三年的科学硕士,后来不知道是被忽悠了还是怎么的,就变成直博生了。

  “孙一凡?”

  “许秋?”

  “没想到是和你一个寝室,好巧。”孙一凡笑着招呼道。

  “确实好巧,我还以为你会把寝室选择在张疆呢。”许秋同样微笑回应。

  “这不是要搬家了嘛,就先留在邯丹,机动性比较高,不管是去江弯和张疆校区都有校车直达。”孙一凡解释了一句,随后问道:“对了,你们组江弯实验室开始装修了吗?”

  “现在水、电、气都装修好了,就差通风橱了。”许秋把手中的编织袋丢到空地上,也开始铺床铺。

  “这么快,我们组的装修进展贼缓慢,现在还没开工呢,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过去。“孙一凡叹了口气,“哎,主要还是我们导师万有声不管事,他现在人还在漂亮国访问呢,然后把装修的事情托付给组里一个博后师兄负责,而那个博后就是住在张疆的,让他张疆、江弯来回跑,他也不乐意,所以一直在拖。”

  “大概你们组的博后是想拖到他出站再搬实验室吧,毕竟博后才两年。”许秋猜测了一句,随后继续说道:“我们组导师催的紧,这两个月江弯我都跑了十多趟。”

  其实,许秋知道万有声这样才是导师的常态,像魏兴思这种面面俱到的导师其实并不多。

  而且,魏老师主要依靠刚刚回国时的激情支撑着,现在激情快褪去了,也咸鱼了不少,从他对待孙沃的态度就可以看得出来,换做以前陈婉清刚刚进组的时候,要是出不了成果,大概率会每天盯着做实验,不会像现在这样直接散养。

  “你们江弯实验室多大的面积?”孙一凡随口问道。

  许秋一边铺着床单,一边答复道:“一共两个实验室,加起来120多平吧。”

  “噢,那倒是和我们差不多,”孙一凡点点头:“我们也是两个实验室,一共100多平,组里的人一直不愿意搬家,也是因为江弯那边和张疆相比,面积小了很多,仪器都不一定能放得下。”

  顿了顿,孙一凡又笑着说道:“之前在院系网站上看到你的文章了,一篇AM,一篇《自然·通讯》,我这进组也一年多了,才和师兄发了一篇Small,还是排后面的共一,你这怕是开学就直接能拿国奖吧。”

  Small是Wiley旗下的期刊,直译过来就是《小》,主要收纳米方面的工作,段云热电领域就发了两篇Small

  请收藏:https://m.nyzwz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